1.開啟方式
1.1在Maya2017以前的版本,Fur這個功能會一開始就在『Shelf』欄裡面,不過2017的版本卻沒有,要自己另外開啟。
1.2點選『Shelf』欄最左邊的齒輪,點選「Load Shelf…」。
1.3接著在跳出來的視窗中,找到「shelf_Fur.mel」。
1.4接著就會看到「Fur」出現在『Shelf』欄中了。
2.基本使用方式
2.1首先我先叫出一個簡單的圓球模型當範例。
2.2接著在選取這個球的情況下,點選「Fur」中,你所想要使用的毛髮樣式,然後可能會發現視窗中什麼東西都沒有出現,不過看『Outliner』的話,會看到原本圓球模型的下面出現了「FurFeedback」。
2.3接著點開「FurFeedback」的群組,點選裡面的「CallicoCat_FurFeedback」,就可以看到右邊的『Channel box』裡面有一個「CallicoCat」可以點開,裡面的所有參數設定,就是「Fur」的參數設定,下面提供參數設定的翻譯。
英文名稱 |
中文翻譯 |
Density |
毛髮數量 |
Global Scale |
整體大小 (初始數值1,打0毛髮消失) |
Export Width |
|
Export Height |
|
Base color |
毛根色 |
Tip color |
毛尖色 |
Base Ambient color |
環境顏色 |
Tip Ambient color |
末端環境顏色 |
Specular color |
反光色 |
Length |
長度 |
Specular Sharphess |
反光銳利度 |
Baldness |
禿髮調整 |
Base Opecity |
根部透明度 |
Tip Opecity |
尖部透明度 |
Base Width |
毛髮粗細 |
Tip Width |
毛髮末端粗細 |
Segments |
節點 |
Base Curl |
毛根旋轉 |
Tip Curl |
毛尖旋轉 |
Scraggle |
散亂度 |
Scraggle Frequency |
散亂頻率 |
Scraggle Conelation |
散亂一致 |
Clumping |
毛髮聚集 |
Clumping Frequency |
毛髮聚集頻率 |
Clumping Conelation |
|
Inclination |
傾斜度 |
Rall |
捲曲度 |
Polar |
旋轉 |
Attraction |
|
Offset |
|
Custom Equalizer |
|
Champ shape |
一束並擠壓 |
2.4但不管怎麼調整參數,如果沒有去算圖確認的話,也不會知道調整得如何,所以我們先打開『Render Settings』,接著將『Render Using』改成「Maya Software」。
2.5接著算圖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毛髮了。
2.6之後我們就是一邊調參數一邊算圖,來確認我們毛髮所要的模樣。
以上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,更多關於「Fur」的使用方法,後續再看情況推出。